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84 Charling Cross Road (1987)

電影才開場十五分鐘,我已經愛上這部電影了。
一個愛書人與另一個愛書人的通信,
在電影畫面的串接中顯得如此流暢。
我喜歡FPD第一次回信給Helene時的微笑,
有點促狹,更多的是討論書籍的愉悅。

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讓人回味再三。
我特別喜歡Helene睡過頭,連電話都顧不得接,急匆匆出門時,
卻為了寄來的二手書而喜悅地蹦跳回家,
充滿愛意地撫摸書背。



或是得知這幾本珍貴的書籍從英鎊轉換成美元竟然只需要五元時,
如獲至寶的表情。

還有那些字裡行間的,
對於書籍的喜愛熟稔與評斷,好惡與否,
為了書籍被錯待而天真的憤憤不平。
連書店以書頁作為包裝紙,都被視作墮落頹廢的象徵。
何其愛書!何其癡狂!

Helene忿恨地說那書頁竟是一場戰役的中間,她無法辨識這是出自哪一本書。

從一個片段引發出閱覽全書的慾望,這大概是青春的高中歲月曾經萌發出的念頭,
我感到莫名的熟悉。

我捨不得看完這部電影,我決定在完成這篇文章後懷著這樣的滿足入睡。

它的前一部分已經讓我回味無窮,希望之後的情節也不要令人失望才好。
這是一個關於書的故事,片中種種,充滿對愛書人的召喚與暗示。
經濟拮据、限量配給、老舊沒有暖氣的公寓、乏味的現實生活,
都在一來一往的信件中被點綴了。
幾乎要令人忘記這只是一個孤單的中年女作家,依然會在春天的早晨坐在窗台上看著樓下擁吻的戀人,渴望讀一首情詩。
也令人忘記,他是一個二手書店的員工,餐桌上與妻子沒有話題,佈置聖誕裝飾時還會被冬青刺傷手指。

對書的由衷迷戀,讓這個故事變得美麗。
讓平凡的男女主角(Anthony Hopkins被我稱為平凡的男人XD)成為迷人的存在。
讓人那麼想一直讀着這些信函,在幽默與笑談以及對人的關懷中逐一在打字機上敲下的信函,看著他們與書的故事,一直下去。



Helene 向她的朋友表達擁有初版的《大學論》的喜悅,
她認為這本書應該被典藏在英語系國家的圖書館中,在壁爐旁的搖椅上被閱讀,
而不是老舊公寓中缺乏彈力的椅子上。

她的朋友回答:它寧願在這裡。

我想我們都不會懷疑原因。

0 意見:

張貼留言